凹凸āotū
(1) 不.平滑
英unsmooth⒈ 凹陷和凸起;高低不平。
引宋米芾《画史》:“王防家二天王皆是吴之入神画,行笔磊落,挥霍方圆凹凸,装色如新。”
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一折:“不是我无食力身躯闪这一滑,多管是少人行山路凹凸。”
《古今小说·陈从善梅岭失浑家》:“前面梅岭,望着好生嶮峻崎嶇,凹凸难行。”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景州寧逊公能以琉璃舂碎调漆,堆为擘窠书,凹凸皴皱,儼若石纹。”
叶圣陶《游了三个湖》:“右边是飞来峰的侧面,不说那些就山石雕成的佛像,就连那山石的凹凸、俯仰、向背,也似乎全是名手雕出来的。”
凹陷和凸起。
1. 周围高,中间低,与“凸”相对:凹凸不平。凹透镜。凹版印刷(印刷术之一,与“凸版印刷”相反)。
凸读音:tū高于周围(跟“凹”相对):~出。~起。挺胸~肚。凹~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