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调shēngdiào
(1) 指说话、读书(.好工具)时声音的高低、强弱、快慢的变化
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鲁迅《藤野先生》
(2) 字调;汉语的四声
(3) 音乐的调子
声调悠扬
诗文字句中音韵配置的抑扬顿挫。
如:「声调铿锵」。
在现代汉语语音学中,声调是指汉语音节中所固有的,可以区别意义的声音的高低和升降。音乐中的音阶也是由音高决定的,可以用音阶来模拟,学习声调也可以借助于自己的音乐感。但要注意声调的音高是相对的,不是绝对;声调的升降变化是滑动的,不像从一个音阶到另一个音阶那样跳跃式地移动。声调的高低通常用五度标记法:立一竖标,中分5度,最低为1,最高为5。普通话有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见“声”。
調读音:diào,tiáo[ diào ]1.戲曲和歌曲的樂律;調子。
2.指詩的韻律、氣韻。
3.指人的志向,志趣。
4.才情,才調。
5.說話、讀書等的腔調。
6.指語音上的聲調。
7.指言辭。
8.選調;遷轉;更動(工作、位置)。
9.徵調,徵發。
10.轉動。
11.調換。
12.用同“掉”。擺弄。
13.掉,落。
14.准備,置辦。
15.計算。
16.古代賦稅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