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ù jǔ
shí jǔ
dà jǔ
dǎo jǔ
gōu jǔ
lì jǔ
shéng jǔ
fēng jǔ
yìng jǔ
zhuàn jǔ
lóng jǔ
xié jǔ
yí jǔ
jù jǔ
hé jǔ
mián jǔ
guī ju
jié jǔ
qián jǔ
fēng jǔ
hòu jǔ
yuē jǔ
xiàn jǔ
qǐ jǔ
shī jǔ
xún jǔ
zhōng jǔ
tōng jǔ
biāo jǔ
gāo jǔ
jiù jǔ
shùn jǔ
guàn jǔ
yà jǔ
huò jǔ
shèng jǔ
yú jǔ
líng jǔ
絜,度量;矩,画方形的用具,引申为法度。儒家以絜矩来象征道德上的规范。
⒈ 絜,度量;矩,画方形的用具,引申为法度。儒家以絜矩来象征道德上的规范。
引《礼记·大学》:“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郑玄注:“絜,犹结也,挈也;矩,法也。君子有挈法之道,谓当执而行之,动作不失之。”
朱熹集注:“絜,度也。矩,所以为方也……君子必当因其所同,推以度物,使彼我之间,各得分愿,则上下四方,均齐方正,而天下平矣。”
唐颜真卿《河南府参军郭君神道碑铭》:“夫孝弟之至,絜矩之道。”
宋叶适《陈彦群墓志铭》:“至其他察性命以絜矩,奋豪杰以特兴,亦多微妙奇伟,非颖秀士亲承其旨趣,固莫能通。”
《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他两个既有这番志嚮,又説的这等明白,你我如今竟把这桩事责成他两个办起来,才是个‘絜矩之道’。”
君子审己度人,以同理心替人设想,使人我之间,各得其宜。
xié jǔ
度量,法度。
絜是用绳围量,矩是规范,引申为法度。儒家以絜矩来象征道德上的规范。
1. 量物体的周围长度;也泛指衡量:“度长絜大。”
2. 古河名,古代中国黄河自孟津以北所分的九条支流之一。
矩读音:jǔ矩jǔ(1)(名)画直角或正方形、矩形用的曲尺:~尺。(2)(名)法度;规则:循规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