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ǔ yán
shǔ hún
shǔ shì
shǔ xiù
shǔ xiǎn
shǔ zhàn
shǔ tǔ
shǔ mén
shǔ jiè
shǔ jiāng
shǔ wén
shǔ kuí
shǔ chuān
shǔ jú
shǔ luò
shǔ dū
shǔ zhǐ
shǔ yú
shǔ jǐn
shǔ hóng
shǔ mǎ
shǔ cuì
shǔ jī
shǔ jiān
shǔ shà
shǔ hàn
shǔ gé
shǔ dǎng
shǔ qī
shǔ zhuāng
shǔ pò
shǔ guó
shǔ dāo
shǔ cái
shǔ dì
shǔ zhěn
shǔ kè
shǔ jiān
shǔ shàn
shǔ yán
shǔ shān
shǔ wáng
shǔ quǎn
shǔ shǔ
shǔ fù
shǔ dào
shǔ jīng
shǔ lù
shǔ jùn
⒈ 一种高粱。一年生草本植物。秆高叶阔,夏月开花,实赤褐色,为谷类之一。
引晋张华《博物志》卷四:“《庄子》曰:地三年种蜀黍,其后七年多蛇。”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穀二·蜀黍》:“蜀黍……米性坚实,黄赤色,有二种,黏者可和糯秫酿酒作饵,不黏者可以作糕煮粥,可以济荒,可以养畜。”
植物名。禾本科蜀黍属,一年生草本。秆粗而中心充实,高达二公尺余。叶阔大,长达三十至四十公分。开花后结红褐色果实,为酿高粱酒的原料。是我国东北、华北、印度、非洲等地重要食粮。亦可供为禽、畜的饲料。
蜀shǔ(1)(名)国名;三国之一;刘备所建立;(公元221…263年);在今四川省和陕西省汉中一带。(2)(名)四川省的别称。
黍读音:shǔ黍shǔ(1)(名)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叫黍子;碾成米叫黄米;性粘;可酿酒。(2)(名)蜀黍;高梁。(3)(名)玉蜀黍;一年生草本植物;也叫“玉米”、“棒子”或“包谷”;叶长而大;子实可做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