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箕


簸箕的组词


簸箩

bǒ luo

簸动

bǒ dòng

簸粃

bò bǐ

簸掉

bò diào

簸萁

bò ji

簸荡

bǒ dàng

簸谷

bǒ gǔ

簸腾

bò téng

簸恶

bò è

簸箕

bò ji

簸采

bò cǎi

簸罗

bò luó

簸顿

bò dùn

簸运

bò yùn

簸行

bǒ xíng

簸飏

bò yáng

簸籭

bò shāi

簸扬

bǒ yáng

簸钱

bò qián

簸蝩

bò chóng

簸弄

bǒ nòng

簸汰

bò tài


箢箕

yuān jī

篦箕

bì jī

降箕

jiàng jī

斗箕

dòu ji

粪箕

fèn jī

召箕

zhào jī

撮箕

cuō jī

筲箕

shāo jī

谗箕

chán jī

南箕

nán jī

淅箕

xī jī

竹箕

zhú jī

籔箕

sǒu jī

龙箕

lóng jī

骑箕

qí jī

弓箕

gōng jī

扶箕

fú jī

酸箕

suān jī

笤箕

tiáo jī

簸箕

bò ji

伊箕

yī jī

尾箕

wěi jī

畚箕

běn jī

席箕

xí jī

溲箕

sōu jī

蒙箕

méng jī

嵩箕

sōng jī

上一组词:钹帽
下一组词:鸣鼓

更多簸的组词

簸箕的意思


词语解释:

簸箕bòji

(1) 一种铲状器具,用以收运垃圾

英dustpan

(2) 扬米去糠的器具

(.好工具)英fan;winnowing pan

(3) 簸箕形的指纹

英loop of a fingerprint

引证解释:

⒈ 扬米去糠的工具。

引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槐柳楸梓梧柞》:“至秋,任为簸箕。”
唐锺辂《前定录·刘逸》:“我读《金刚经》四十三年,今方得力,就説初坐时,见巨手如簸箕,翕然遮背。”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弯一枝窍鐙黄华弩,担柄簸箕来大开山板斧:是把桥将士孙飞虎。”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四章:“这个高大的中年庄稼人,不仅帮助寡妇老婆儿,把大黄牛套在磨子上,而且帮助她把淘好的粮食和所有的磨具--笸箩、簸箕……统统搬到磨棚里来。”

国语词典:

一种用来扬去谷类糠皮的器具,以竹篾或柳条等编成。

词语翻译

英语wicker or bamboo winnowing basket, dustpan法语van

网络解释:

簸箕

簸箕是一个词语,读音为bò ji,释义有三种,一是一种铲状器具,用以装垃圾;二是用藤条或去皮的柳条,竹篾编成的大撮子,扬米去糠的器具;三是指簸箕形的指纹,指纹的一种,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中间成封闭圆形的谓之“箩”(民间多称为“斗”),如果开口延伸出去谓之“簸箕”。斗和簸箕被赋予神秘的占卜色彩,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段话,一斗穷,二斗富,三斗四斗卖豆腐。另外还有叫做簸箕板的小吃。出自贾思勰 《齐民要术》。
更多箕的组词

簸箕详细解释


读音:bò,bǒ[ bò ]

1. 〔簸箕〕①扬糠除秽、清理垃圾的器具,用竹篾、柳条或铁皮制成,三面有边沿,一面敞口;②簸箕形的指纹(“箕”均读轻声)。

读音:jī

箕jī(1)(名)簸箕。(2)(名)簸箕形的指纹:斗~。(3)(名)二十八宿之一。(4)(名)(Jī)姓。

组词网         Sitemap    Baidunews
ALL right @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