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


韩愈的组词


韩马

hán mǎ

韩娥

hán é

韩非

hán fēi

韩朋

hán péng

韩国

hán guó

韩令

hán lìng

韩才

hán cái

韩欧

hán ōu

韩岳

hán yuè

韩彭

hán péng

韩鲜

hán xiān

韩坛

hán tán

韩杜

hán dù

韩碑

hán bēi

韩柳

hán liǔ

韩蜨

hán dié

韩卢

hán lú

韩愈

hán yù

韩凭

hán píng

韩哀

hán āi

韩康

hán kāng

韩檠

hán qíng

韩冯

hán féng

韩白

hán bái

韩杯

hán bēi

韩诗

hán shī

韩湘

hán xiāng

韩寿

hán shòu

韩终

hán zhōng

韩信

hán xìn

韩子

hán zǐ

韩范

hán fàn

韩语

hán yǔ

韩獹

hán lú

韩流

hán liú

韩料

hán liào

韩众

hán zhòng

韩掾

hán yuàn

韩魏

hán wèi

韩孟

hán mèng

韩香

hán xiāng

韩蝶

hán dié

韩徐

hán xú

韩张

hán zhāng

韩风

hán fēng


病愈

bìng yù

瘳愈

chōu yù

轲愈

kē yù

除愈

chú yù

小愈

xiǎo yù

富愈

fù yù

韩愈

hán yù

自愈

zì yù

全愈

quán yù

痊愈

quán yù

平愈

píng yù

康愈

kāng yù

良愈

liáng yù

安愈

ān yù

治愈

zhì yù

上一组词:荣盛
下一组词:金橙

更多韩的组词

韩愈的意思


词语解释:

韩愈Hán Yù

(1) (768—824) 唐代文学家,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贞元年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在文学上反对骈偶文风,提倡散体。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优良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发展和创新,是古文运动倡导者之一。在思想上维护儒家的传统思想,调强尧舜至孔孟的一脉相传的道统

英Han Yu

国语词典:

人名。(西元768~824)​字退之,唐河阳人。通六经百家之学,崇儒辟佛老,文章自成一家,为后世治古文者所取法。官至吏部侍郎。祖先世居昌黎,因此自称为昌黎韩愈。卒谥文,宋代元丰年间追封为昌黎伯,世称为「韩昌黎」。门人编次其诗文为《昌黎先生集》。

网络解释:

韩愈 (唐朝文学家)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概述内图片来源:南熏殿旧藏《唐名臣像册》
更多愈的组词

韩愈详细解释


读音:hán

韩hán(1)(名)周朝国名;在今河南中部和山西东南部。(2)(名)姓。

读音:yù

愈yù(1)(形)(病)好:痊~。(2)(形)较好;胜过:彼~于此。愈yù(副)叠用;跟“越…越…”相同:山路~走~陡;而风景~来~奇。

组词网         Sitemap    Baidunews
ALL right @ 2025